认知症老人打人骂人,难招架?3个科学照护法,轻松应对

    发布时间:2025-09-25 01:09:22    点击次数:0

“别碰我!你是坏人!”凌晨三点,李女士被一阵剧烈的推搡惊醒,79岁的父亲正举着枕头朝她挥舞,眼神里满是惊恐。这已是本月第五次 —— 自从父亲确诊阿尔茨海默病,曾经温和的老人像变了个人,吃饭时会突然摔碗,看到护工就骂人,甚至会抓住路过的邻居不放。

阿尔兹海默症1

“我明明在照顾他,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李女士躲在厨房偷偷抹泪,手上还留着前一天被抓伤的红印。她不知道的是,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

在我从事认知症照护的多年间,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研究显示,高达90%的认知症患者会在病程中出现精神行为症状(BPSD),其中攻击行为是最令照护者困扰的问题之一。这不仅是照护的挑战,更是心灵的创伤。

要化解冲突,首先要读懂攻击行为背后的“病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3个科学照护法,帮助大家更从容地应对这些看似棘手的情况。

一、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认知症老人打人、骂人,往往是因为他们无法用正常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绪。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

1、身体不适

认知症老人可能因为身体疼痛、尿布湿了、饥饿或口渴等不适而感到烦躁。他们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于是通过打人、骂人来发泄情绪。据研究,超过80%的认知症患者会出现行为和心理症状(BPSD),其中攻击行为多见于中重度阶段。

2、环境变化

认知症老人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比如,房间的布局改变、光线过暗或过强、噪音干扰等,都可能让他们感到不安和焦虑,从而引发攻击性行为。

3、沟通障碍与恐惧

由于大脑功能退化,患者可能误解他人的意图,或将陌生人误认为威胁,因而出现防御性或恐惧引发的攻击行为。

4、感到被忽视或失去控制

认知症老人可能因为缺乏关注或自主权而感到挫败。他们通过激烈行为来争取注意或表达对失去控制的不满。

阿尔兹海默症2

二、3个科学照护法

1、情绪缓冲法

1)关键动作:保持安全距离(约1-1.5米),放缓语速,用平静的语气说“我知道你现在不舒服”,同时轻轻递上老人熟悉的物品(如常用的手帕、旧照片)。

2)专业依据:认知症患者的杏仁核(情绪中枢)功能退化,易被突然靠近或高声说话激活。保持安全距离可减少压迫感,熟悉物品则有助于唤起正向情绪记忆,缓解焦虑。

2、需求解码法

三步解码:

1)记录行为细节:注意发生时间、环境因素、前因后果(例如:是否在特定任务或人员出现时发生);

2)优先排除生理不适:系统检查疼痛、感染、脱水、便秘等常见诱因;

3)用“有限选择”替代开放提问:例如不问“你要什么?”,而问“我们先喝水,还是先去洗手间?”以降低认知负荷。

3、环境锚定法

改造重点:

1)保持物品固定位置:减少因寻找物品引发的挫折感;

2)使用图文标识:在房门、卫生间等处设置图片标识,帮助定向;

3)减少过度刺激:避免多重感官输入(如电视、多人说话同时进行),营造安宁环境。

浦东锦绣养老院认知

三、对照护者的建议

照护认知症老人是一场持久战,照护者更需主动关注自身,才能持久提供优质照护。建议如下:

1、暂停和休息:情绪波动是正常的,积累易导致耗竭。感觉烦躁或自责时,不妨暂停10分钟:深呼吸、听音乐或简单伸展,待情绪平复再返回照护。

2、善用支持网络:照护不是一人之事。可与家人轮班、联系社区获取临时托管服务,或加入照护家庭互助小组,分享经验、相互支援,共同减轻压力。

3、选择专业机构:当自身健康受限或照护严重影响生活时,可选择专业认知症照护机构。让老人获得更专业照护,也让自己有机会恢复平衡,这是对双方更负责任的选择。

写在最后:照护的本质是双向治愈

认知症老人的每一次攻击,本质上是一次“失败的沟通”——大脑病变让他们失去理解与表达的能力,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我们常常急于“纠正行为”,却忽略了“理解需求”才是根本。「情绪缓冲法」的核心是共情而非对抗,「需求解码法」的关键是系统观察而非主观假设,「环境锚定法」的本质是适应而非控制。这三个方法共同指向的,是从“对抗”转向“合作”。

信养之家宝山大场认知

同时,请一定记得:照护不是单向牺牲,而是双向关怀。只有照护者保持稳定与健康,才能给予老人真正温暖有效的支持。

如果家庭照护压力过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专业认知症照护机构。专业机构能提供针对个体需求的个性化照护计划,且照护人员经过系统培训,能更安全、科学地应对复杂症状。

愿每一位认知症老人都被温柔以待,愿每一位照护者都被理解与支持。如果您有照护相关的疑问或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我们一起陪伴、共同前行。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照护策略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专业医师或护理人员指导灵活调整。个别严重行为问题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疾病或疼痛问题。

点击以下链接,马上查询更多康养机构、康复专家信息

浙江省内公办康复中心/康复科/康复医院介绍

浙江省、上海市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

浙江省、上海市护理院、养老院

浙江省内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护理专家介绍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