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康复医院科普--为什么要治疗患者的非偏瘫侧?

    发布时间:2025-08-27 10:08:46    点击次数:0

一般优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侧,但其非偏瘫侧也有许多问题。

从神经学上来讲, 半球间抑制下患者出现非偏瘫侧肌肉过度紧张及躯干双侧性瘫痪,导致非偏瘫侧肌肉弱化与整体肌(表面肌)优势代偿。

偏瘫

非偏瘫侧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患者偏瘫侧的不稳定使非偏瘫侧出现代偿,过度下压手拐支撑体重进行步行的状态长期持续下去的话, 会造成其非偏瘫侧躯干伸展困难,上肢自由度仅限于固定范围内,变化减少。

有研究指出脑卒中患者非偏瘫侧肌肉弱化和不灵活会对偏瘫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双侧进行治疗与管理。

上肢与躯干的关系与步行、够取等许多动作中的平衡控制相关,因此治疗与改善非偏瘫侧的过度活动十分重要。

新Bobath概念理论里将翻身、坐起的治疗分为:1.非偏瘫侧治疗;2.端坐位治疗;3.坐位一卧位治疗;4.偏瘫侧治疗4项,下面分别介绍其评定与治疗。寻找这4项之间关联的过程有利于治疗师从多年思考偏瘫患者的翻身、坐起动作。核心稳定性评定与治疗可以作为共同的要素用于患者治疗中。

1.非偏瘫侧的评定与治疗

患者非偏瘫侧的治疗对推进偏瘫侧治疗非常重要。为了使患者在偏瘫侧位于上方的侧卧位下能保持稳定,其非偏瘫侧需要适应床面的反作用力,建立伸展的成分。而脑卒中患者会因拄拐步行等原因形成非偏瘫侧用力下压的习惯,躯干与肩关节容易屈曲。

2.端坐位下的评定与治疗

患者在坐位平衡中增强核心控制,可以改善翻身与坐起,这一点在立位下进行ADL时也是一样,但在卧位下治疗更容易受重力与摩擦力的影响。在支撑面小的体位推进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翻身与坐起的自理程度和动作完成质量。

3.端坐位→仰卧位的评定与治疗

不仅是抗重力控制,体会顺从重力的控制对患者学习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活动也非常重要。在抗重力和顺重力的情况下控制COM,肌肉的活动量与运动模式不同,站起后坐下、上肢够取物体后返回原来姿势的顺重力控制对患者非常重要。

4.偏瘫侧的评定与治疗

患者通过前3步治疗非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可以增强偏瘫侧肩胛骨与肩关节的控制。偏瘫侧上肢与骨盆带的动作跟随COM 移动,可使患者颈部-肩胛骨-躯干-骨盆下肢出现分节性活动,对步行与ADL课题有所帮助。

点击以下链接,马上查询更多康养机构、康复专家信息

浙江省内公办康复中心/康复科/康复医院介绍

浙江省、上海市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

浙江省、上海市护理院、养老院

浙江省内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护理专家介绍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