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发布时间:2025-08-07 05:08:24    点击次数:0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等。是一种以肩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及同侧手肿痛和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该病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在脑卒中后1-3个月,其发病率约占12.15%~74.11%。它通常影响患侧上肢,仅有1/5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手的永久性畸形。因此,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640

一、发病原因

肩手综合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包括:

(1)患侧上肢屈肌痉挛模式,肘、腕关节被迫处于屈曲位,由于手上的大部分静脉及淋巴回流都在手背面,腕被迫屈曲时,更加阻碍了手静脉及淋巴的回流。

(2)对患侧各关节的过度牵拉,如肩、肘、腕关节不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致使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损伤(肩关节半脱位等),引起无菌性炎症,出现水肿和疼痛。

(3)长期患侧肢体输液时液体渗漏至皮下组织,引起水肿。

(4)患侧忽略,以致意外损伤导致水肿。

二、临床表现

❁ I期(急性期/水肿期)

持续时间:数周至3个月

主要表现: 1.患手突然浮肿,皮肤失去皱褶;

2.皮肤颜色改变,呈橘红色或紫色;

3.皮肤温度增高,有微热感及潮湿感;

4.肩关节以及腕、指关节的疼痛;

5.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6.X线可见肩手部骨骼局灶性脱钙。

❁ II期(营养障碍期/僵硬期)

持续时间:3-6个月

主要表现: 1.肩手部疼痛、肿胀症状持续或减轻;

2.手及上肢皮肤变薄、手部小肌肉明显萎缩;

3.手掌筋膜肥厚;

4.肩、手关节纤维化,关节僵硬,活动度显著下降:

5.X线检查可出现骨质疏松的变化。

❁ III期(萎缩期/后遗症期)

持续时间:数月到数年(不可逆阶段)

1.肩手部疼痛减轻或消失;

2.肌肉萎缩明显,形成挛缩畸形,关节活动度永久丧失;

3.X线有广泛的骨质疏松。

注意:部分患者分期不典型,可能跳跃进展或长期停留在某一阶段。

三、诊断

SHS的评估主要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目前常用Tepperman等于1994年提出的SHS临床诊断标准:

①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

②手和腕部水肿;

③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

④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上述肩和手的症状全部出现为临床确定的SHS,若仅有手部症状而肩部不受累或仅出现手部肿胀伴掌指关节和/或腕部触痛为临床可能的SHS。

辅助检查

X线检查:第一期多可见肩手部骨骼局灶性脱钙;第二期可见病侧手骨质疏松样变化;第三期可见患肢广泛骨质疏松。

骨扫描:受累部位摄取核素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优于X线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其他检查:皮温测量可发现手部皮温异常,交感神经性皮肤反应和红外线远距离成像等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评估:

①关节活动度评定;

②疼痛(VAS)评分;

③感觉功能评定;

④肢体围度测量;

⑤综合评估:运动功能,皮肤温度等

四、预防措施和康复治疗

1)体位摆放:

保持良好的卧和坐姿,卧位时可将患侧上肢适当抬高,坐位时,把患侧上肢放在身前的桌子上,当患者坐在轮椅里时,建议使用轮椅桌,避免患侧上肢和手悬垂在身体外侧甚至轮椅外侧。

微信图片_20250807173605

微信图片_20250807173608

2)夹板固定:

利用夹板固定支持腕关节于适度的背伸位,但不妨碍掌指关节的屈曲。夹板应持续用到水肿和疼痛消失,手的颜色恢复正常。

注:戴夹板的同时也应自主活动,保持肩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度。

3)肩吊带(支具):

减少肩关节半脱位,能直接压迫组织间隙中液体返流回静脉,能够快速地改善肢体水肿。

640(1)

640(2)

4)主、被动运动:

患侧上肢和手指的被动运动对防治肩手综合征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活动应非常轻柔的进行,避免引起疼痛,实际上,任何会引起疼痛的活动和体位都应避免。所有活动均可在患者仰卧位、患侧上肢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的状态下进行。

在治疗中应尽量要求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因为肌肉收缩可以起到泵的作用,促进静脉回流从而减轻水肿。可以刺激患侧手臂随意运动的活动都可以应用,但在疼痛和水肿消除之前,应避免进行肘伸展位的负重训练。

5)压迫性向心缠绕:

用直径1-2mm的线绳先压好游离端,由手指的远端向近端逐一缠绕,要快速而有力缠至指根部时,迅速从指端拉开线绳。每个手指都缠绕后,再缠手掌。

每天2-3 次。

6)冷热水交替疗法:

先把患肢浸泡在冷水中5~10min,然后再浸泡在温水中5~10 min,每日3次,以促进末梢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双手一起。

在脉管系统中产生“泵送作用”,

减少水肿和炎症以及增加运动范围。

7)肌内效贴:

目的:

减轻水肿,改善感觉输入,抑制手腕过度屈曲。

肩关节半脱位:

改善感觉输入,促进肌肉收缩,支持肩关节。

总结:肩手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是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第一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避免进展至不可逆阶段。所以只要一出现水肿、疼痛、运动受限,应立即给予治疗。一旦发生实变,将很难改变手的挛缩。

点击以下链接,马上查询更多康养机构、康复专家信息

浙江省内公办康复中心/康复科/康复医院介绍

浙江省、上海市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

浙江省、上海市护理院、养老院

浙江省内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护理专家介绍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