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康复医院科普--为什么不建议偏瘫患者过早使用拐杖?

    发布时间:2025-07-28 04:07:39    点击次数:0

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许多家属和患者出于安全考虑,常常早早备好拐杖辅助行走。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过早使用拐杖不仅起不到帮助作用,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01027d013zffw81iqsh0110t32ldqphuzv

为什么不建议偏瘫患者过早使用拐杖?

1. 阻碍患侧肢体功能恢复

当偏瘫患者使用拐杖时,绝大多数人会不自觉地用健侧手握住拐杖。这种习惯性动作导致行走时身体向健侧倾斜,重心大部分转移到健侧下肢,患侧下肢的负重训练因此严重不足,不利于患肢肌肉力量的恢复和运动功能的改善,甚至可能导致患肢出现废用性萎缩。

2. 增加安全风险

许多人认为“拄拐杖更安全”,然而拐杖提供的只是虚假的安全感,却无法真正解决平衡功能障碍。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虚假的安全感可能导致患者尝试超出实际能力的活动,反而增加受伤风险。

3. 强化异常步态模式

当患者依赖健侧拄拐行走时,身体会形成一套异常的代偿性运动模式:健侧手支撑→身体向健侧倾斜→患侧腿以划圈方式迈步。这种异常模式一旦固化,不仅影响步行效率,还会导致长期的姿势异常和关节问题。

4. 形成心理依赖

过早使用拐杖可能会让患者产生心理依赖,认为自己离不开拐杖,从而影响其康复的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也不利于其最终实现独立行走和回归正常生活。

特殊情况:哪些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拐杖?

对于高龄患者或康复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使用拐杖是可行的。正确使用手杖能减轻下肢负重、保持平衡,帮助患者安全移动。

手杖的使用

🔵 手杖的选择

08f790529822720ee87d9e7869cb0a46f31fab85

▪ 高度调节

①站立测量法:身体直立,双脚与肩同宽,手臂自然下垂,以肘关节屈曲20°~30°,腕关节背屈约30°的状态握住手杖,使手杖支脚垫位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15cm处的位置,此时手杖的高度即为合适高度。

②大转子测量法:身体直立,手杖高度与股骨大转子处于等高的位置,这个高度较为合适。

错误影响:

①过高:迫使肩膀抬高,导致耸肩、增加肩颈负担,且支撑力不足。

②过低:迫使身体过度前倾或弯腰,导致腰背疼痛或重心不稳,影响平衡,且无法有效支撑体重。

▪ 类型选择

单脚手杖:最常见类型。适用于轻微平衡问题、单侧下肢轻度无力或疼痛(如关节炎、轻度扭伤康复期)。提供单点支撑。

三脚手杖:底部有三个小支脚。稳定性介于单脚和四脚手杖之间。

四脚手杖:底部有四个小支脚。提供更宽、更稳定的支撑面。适用于平衡能力较差、下肢力量较弱(如中风后、帕金森病早期、严重关节炎)或需要更多支撑的人群。但在不平坦地面或狭窄空间可能不太方便。

坐放手杖:底部有特殊设计,可以独立站立不倒,方便坐下时取放。

折叠手杖:方便携带和收纳,适合出行或偶尔使用。需确保折叠机构稳固可靠。

登山杖/健行杖:主要用于户外徒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减轻膝盖压力。通常成对使用,有腕带和可调节长度。

🚫 注意:设计重点不同,通常不适合作为日常医疗辅助器械。

🔵 手杖的使用方法

微信截图_20250728163124

▪ 正确握持

①健侧手持杖:若右腿无力,手杖应握在左侧(健康一侧),与患肢同步移动,形成稳定三角支撑。

②手肘弯曲:握持时肘部自然弯曲15~30度,避免完全伸直。

▪ 平地行走技巧

①两点步法(适合需要轻度支撑的患者):

手杖与患肢同时向前,健侧腿跟进。

示例:右手拄杖→右手杖和左腿同时向前→右腿跟上。

②三点步法(适合需要更大稳定性的患者):

手杖先向前→患肢迈出→健侧腿跟进。

▪ 上下楼梯

①上楼:健侧腿先迈上台阶→手杖和患肢随后跟上。

②下楼:手杖和患肢先下台阶→健侧腿跟进。

③辅助工具:光线不足或台阶光滑时,建议使用扶手或他人协助。

▪ 上下楼梯

①坡道:上坡缩短手杖长度,下坡延长手杖长度以保持平衡。

②湿滑/不平地面:优先选择防滑垫或四脚手杖。

有时,使用比推荐的到股骨大转子高度稍长一些的手杖,可以防止患者向持杖侧过度倾斜。

华东地区最大高压氧舱康复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康复医院

点击以下链接,马上查询更多康养机构、康复专家信息

浙江省内公办康复中心/康复科/康复医院介绍

浙江省、上海市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

浙江省、上海市护理院、养老院

浙江省内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护理专家介绍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