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康复医院:走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常见误区

    发布时间:2025-07-25 02:07:56    点击次数:0

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致残率高达75%,约3/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劳动丧失,生活需要照顾,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我国, 脑卒中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脑中风

对于这类患者,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关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存在很多误区,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康复效果。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吃药打针最有效

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是有根本区别的。康复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想方设法恢复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

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运用现代解剖学、运动学、神经发育理论、功能代偿理论以及运动在学习理论等,是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因此脑卒中偏瘫绝非靠药物、休息和营养就能完全恢复的疾患,必须尽早康复治疗,才有希望实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误区二

只要被动的接受康复治疗就可以了

康复治疗需要患者家属、患者本人、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等的共同努力。中风后不愿动或家属照顾太好致使病人活动太少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大忌。肢体瘫痪后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若病人活动太少,不仅会造成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体能逐渐下降等,更重要的是错失功能康复的良机。

主动训练必须作为主要的康复手段,作为患者的亲属应该和康复医务人员一起引导、训练、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误区三

病情稳定后再接受康复

大多数的患者及家人都认为康复治疗是在病情稳定之后再进行。其实根据相关调查表明,脑血管病人如果能尽早专业地进行康复治疗的话,80%可恢复独立行走,40%-50%可恢复原来的工作。越早接受康复治疗,后期恢复的效果就越好。

误区四

急于求进,忽视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

从脑卒中运动机能的恢复来看,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有些患者想要尽快达到治疗效果,私自过早、过量地进行运动,甚至使用暴力活动患肢,导致修复肌腱或神经再断裂,或其它损伤。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才能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避免不良的并发症。

误区五

忽视对自身的心理调节

卒中的发生往往很突然,对患者和家属造成严重心理创伤。患者常为不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及自己的前途担扰焦虑,情绪低沉、自卑甚至轻生。所以心理康复治疗对于肢体功能康复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只有心理上完全康复,功能康复才可得到应有的效果。

在我国,由于各地区康复医学发展的不平衡和医疗费用等问题,有不少脑卒中偏瘫患者未接受或不能接受康复治疗,但是,他们仍有“康复潜能”,康复治疗仍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是有必要的。

华东地区最大高压氧舱康复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康复医院

点击以下链接,马上查询更多康养机构、康复专家信息

浙江省内公办康复中心/康复科/康复医院介绍

浙江省、上海市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

浙江省、上海市护理院、养老院

浙江省内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护理专家介绍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