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康复护理 | 认识老年人睡眠障碍

    发布时间:2025-10-17 11:10:38    点击次数:0

1(1)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一生有 1/3 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不论是男女老少,睡眠的充足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老年人高质量的睡眠尤为重要。不同的年龄层次,所需要的睡眠时数也是不同的,婴儿需要14~20小时, 幼儿需要 9~12小时,学童需要9~10小时, 成人需要7~10 小时,老年人需要5~6小时。

那什么是老年人睡眠障碍呢?它是指睡眠量及质的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睡眠障碍可以导致心理活动障碍。老年人睡眠障碍常常是其他潜在情绪和躯体疾病的早期症状之一。65岁以上人群中半数以上有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白天嗜睡;60~90岁的老年人中由外因所致的失眠患病率高达90%。

睡眠障碍疾病分为三类,原发性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紊乱、失眠,原发性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快眼动睡眠期睡眠行为障碍、发作性睡病。65岁以上老年人中大部分患有两种以上睡眠障碍,其中,失眠占较高比例。

01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第一个表现是夜间敏感性增高,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觉醒频繁, 睡眠维持困难,睡眠断断续续。例如有些睡眠不好的老年人,她觉得到了晚上,自己的另一半在一旁呼吸的声音都觉得很吵,这就是对声音的敏感性增高的体现之一。

再来看第二点,白天精力不充沛,常需要通过打盹补觉,睡眠过多甚至嗜睡。

第三点,睡眠规律改变,黑白颠倒,白天睡眠时间比晚上长。

第四点,早睡早醒,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多数老年人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浅睡眠期增多,深睡眠期减少,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深睡眠期只占睡眠时间的10%以下。多梦, 噩梦的情节如同电视连续剧剧情一样。

u=179134490.668936944&fm=3074&app=3074&f=JPEG

02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有七点,分别是生理因素、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精神神经因素、生物药剂因素、睡眠卫生不良、心理社会因素。

01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睡眠模式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出现睡眠时间提前,表现为早睡、早醒;也可出现多相睡眠模式,即睡眠时间重新分配,夜间睡眠时间减少,白天瞌睡增多。近年来研究发现,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减少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

02躯体因素

临床观察发现,80%以上的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导致睡眠障碍, 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病、糖尿病、不宁腿综合征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人群中,夜间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呼吸困难。

03环境因素

外部和内部环境的改变,如乘坐汽车、轮船、飞机时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过冷或过热等。

04精神神经因素

精神负担过重:老年人易患各种慢性病,基于对自身疾病的担忧,精神压力过重,容易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从而导致睡眠障碍。神经科疾病:帕金森病、痴呆、卒中等也是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精神科疾病:失眠常常是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的首发症状。

05生物药剂因素

生物药剂也是常见的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之一,可分为三类:一是咖啡、浓茶、酒等饮料,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或影响睡眠;二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药物,如苯丙胺(减肥药)、麻黄碱等;三是地西泮等镇静药物的突然停用,可出现“反跳性失眠”。

06睡眠卫生不良

睡眠卫生不良是指由于各种可能诱发睡眠困难的日常生活与睡眠习惯所导致的睡眠障碍,亦称不良睡眠习惯。老年人常见的不良睡眠习惯有:每天 睡眠时间无规律,白天午睡或躺在床上的时间过长,白天打瞌睡,睡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吸烟、饮酒,等。

07心理社会因素

1.老年人性格特点:老年人思维专一而固执,遇到问题会反复思考,直到问题解决;如果百思不得其解,将直接影响睡眠。有的老人性格内向,遇事不愿与人交流,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焦虑、烦躁、情绪低落等,都是引起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

2.社会角色变化:进入老年期,离退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离退休后,生活规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长期习惯的作息制度被打乱,许多老人一时难以适应,常常会产生颓丧情绪和失落感。由原来繁忙的事务性工作,在人际交往较多的社会大环境,退居到以家庭为主的小空间,生活内容与节奏发生了巨大变化,易使部分老人产生无价值感。部分老人会因而出现烦恼、抑郁、寡言、茫然等,从而导致失眠。

3.家庭角色的变化:居家为主的生活方式,使老年人与子孙后辈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差异矛盾变得更为突出,部分老人会因为自己经济收入的变化、社会角色的变化、担心在家庭中地位发生变化,于是,变得敏感,显得啰嗦、固执,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睦,使得老人情绪低落、心情压抑、苦闷,影响睡眠。

4.重大生活事件:如丧偶、丧子(女)、再婚、子女独立、意外伤害等,都可能使老人失去生活信心而陷入苦闷、忧伤、孤独之路,影响睡眠。

1

03睡眠障碍对老年人的危害

PART.01

生活质量下降

睡眠障碍可导致日间功能缺陷,老人经常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容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也容易发脾气,影响正常生活。

PART.02

原发病加重

若老人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由于持续的睡眠障碍,可加重原发病病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PART.03

机体免疫力下降

失眠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导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调控系统被激活而发生调节紊乱,导致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易患感冒。

PART.0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人体的损害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呼吸暂停会造成大脑和全身多处缺氧状态,时间长了可能造成全身各血管的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视力下降、夜尿增多、性功能下、血黏度增高,等,严重者会猝死。

PART.05

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生率

瑞典医学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足还会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得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机会增加。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由此有可能产生癌细胞的突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如果连续两个晚上不睡觉,血压会升高;如果每晚只睡4个小时,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导致糖耐量降低,而连续一周出现失眠,就足以使健康人出现糖尿病的前驱症状。失眠还会使人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失眠还会改变身体原有的生物钟,使人的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出现消化道症状。

点击以下链接,马上查询更多康养机构、康复专家信息

浙江省内公办康复中心/康复科/康复医院介绍

浙江省、上海市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

浙江省、上海市护理院、养老院

浙江省内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护理专家介绍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