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案例合集分享

    发布时间:2025-10-13 02:10:47    点击次数:0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国内综合医院中建科最早、人才最全、技术力量雄厚,设备仪器先进,社会效益最好的康复医学科之一,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科室设9大康复病区(重症康复病区、脑部损伤康复病区、盆底康复病区、综合康复病区、脑血管意外康复病区、意识障碍康复病区、脊柱脊髓康复病区、神经肿瘤康复病区、越城院区重症康复病区),以及康复治疗部、康复门诊及高压氧中心,床位总数达360张,形成从早期重症康复到回归家庭社会前的全闭链式康复模式。近年来,年门诊量近30000人次,出入院4000余人次。以神经康复和骨关节康复为主攻发展方向,近年来开始开展神经重症、心肺重症康复,各类疾病的早期康复,并在这些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国内、省内开展了生物反馈技术,神经促通技术,脑机接口康复技术,机器人及柔性外骨架步态训练,失语、失认、失用症的电脑辅助诊断与治疗技术,意识障碍及认知障碍的高级脑功能训练技术,中枢及脊髓损伤的神经调控技术等。在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运动康复机制、认知言语行为康复机制、意识障碍促醒机制、重症康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人工智能主动康复技术等研究领域获得了大量成果。康复治疗场地环境舒适,设备齐全。拥有世界先进的双下肢康复机器人、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仪、基于主动想象的上下肢运动康复系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虚拟情境互动康复训练系统、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多通道持续脑电监测等一系列先进康复仪器,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省人民康复医学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重症康复病区已开科四月余,走过100多天的时光,这里已成为许多患者重获健康的“加油站”。从卧床到行走,从昏迷到清醒,从绝望到希望……每一天,康复科都在见证生命的蜕变。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些真实的康复故事,感受他们的“重生之路”。

01康复故事一

主动脉夹层术后脑梗

患者刘某运(男,31岁)因主动脉夹层术后持续意识不清,术后并发脑梗死,高血压,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胰腺功能不全,ICU治疗后转入我科,入科时患者意识模糊,语言障碍,吞咽障碍,Brunnstrom分期:右侧Ⅱ-Ⅱ-Ⅱ,坐位平衡0级,立位平衡未建立。入科后,医疗团队为他稳定病情的同时也制定了个体化的康复计划,经过2月余的努力,现患者神志清,语言功能恢复,回答切题,吞咽功能恢复,能自主进食,Brunnstrom分期:右侧Ⅴ-Ⅴ-Ⅳ,左侧肢体关键肌肌力V级,右侧肢体关键肌肌力IV级,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3级,目前可独立行走。

微信图片_2025-10-13_151510_340

02康复故事二

脑梗死

患者倪某媛(女,85岁)因脑梗致肢体活动不利1月余入院。入院时患者嗜睡,语言和吞咽功能不配合,Brunnstrom分期:右侧Ⅰ-Ⅰ-Ⅰ,坐立位平衡均未建立。入科后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现倪奶奶神志清,能简单对答,吞咽正常,进食软食,Brunnstrom分期:右侧Ⅳ-Ⅳ-Ⅳ,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1级,右侧肢体肌力IV级,使用助行器具能自行行走。

微信图片_2025-10-13_151517_779

03康复故事三

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偏瘫

患者孙某波(男,71岁)因“颅脑创伤术后癫痫反复发作5月,意识模糊1月余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模糊,认知功能下降,言语和吞咽功能不能配合,双侧张力升高,Brunnstrom分期:右侧Ⅰ-Ⅲ-Ⅲ,右侧Ⅰ-Ⅰ-Ⅰ.坐立位平衡均未建立。ADL评分:0分。入院后稳定病情的同时,循序渐进的进行个体化康复锻炼,经过3个月治疗,患者意识清醒,认知功能恢复良好。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右侧Ⅴ-Ⅴ-Ⅴ,右侧Ⅴ-Ⅴ-Ⅴ。右侧肢体肌力V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坐立位平衡3级。言语功能恢复,能正常交流,吞咽功能恢复,能正常进食,能单独行走,爬楼梯,ADL:100分,完全恢复生活自理,回归社会生活。

微信图片_2025-10-13_151526_036

04康复故事四

脑出血

患者刘某喜(男,52岁)因“外伤致神志不清、肢体活动障碍1月余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两侧瞳孔等大,双侧瞳孔直径3.0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可见不自主活动,左侧肢体强痛刺激下偶有收缩,吞咽功能无法评估,坐立位平衡未建立;ADL:barthel指数0分,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入科后进行专业的治疗和康复锻炼,2个月后患者神志清醒,两侧瞳孔等大,双侧瞳孔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力V级,右上肢肌力III级。坐立位平衡3级。吞咽功能恢复,能正常进食,能单独行走,爬楼梯,ADL:90分,生活轻度依赖。

微信图片_2025-10-13_151531_372

05康复故事五

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朱某坤(男)9天前车祸致颅脑损伤,予急诊手术后,仍遗留重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双侧肢体活动不利,脱机拔管困难,来我院康复科就诊,入科时患者昏迷,未见四肢活动,无语言功能,无吞咽功能,坐立位平衡均未建立,大小便失禁。入科后予积极的治疗和康复,2个月后患者意识清醒,语言功能恢复,可交流,右侧肢体肌力V级,左侧肢体肌力II级,可轮椅活动,大小便可自控。

微信图片_2025-10-13_151539_436

06康复故事六

脑梗死

患者姚某炫(男,77岁)因“突发脑梗致口齿含糊,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月”入院,入科时患者神志清,气管切开,咽反射减弱,咳嗽反射减弱,卧床,被动体位,右上肢肌力V级,左上肢体肌力III-级,双下肢肌力III级,坐立位平衡未建立,经过一个月的康复,现患者神志清,气管切开,咽反射和咳嗽反射较前增强,坐立位平衡2级,四肢肌力V级,可搀扶下行走。

微信图片_2025-10-13_151546_244

功能重塑,生活重归

诸多案例的成功是由康复医师精准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康复治疗师温柔专业的指导,护士细致入微的守护,患者日复一日的坚持,家属无怨无悔的陪伴等共同努力的结果,每日走进3-6病区,迎面都是医务人员真诚的鼓励,家属感激的笑脸,患者努力的锻炼,处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气息,每位出院患者都主动要求赠送锦旗,书写感谢信等来表达满意的心情,康复科全体医护将始终秉持“功能重塑,生活重归”的信念,助所有患者越康越好!

微信图片_2025-10-13_151552_500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病区专家介绍--叶祥明 主任医师

点击以下链接,马上查询更多康养机构、康复专家信息

浙江省内公办康复中心/康复科/康复医院介绍

浙江省、上海市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

浙江省、上海市护理院、养老院

浙江省内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护理专家介绍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