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
应先生今年五月初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口齿不清,检查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管腔闭塞”,行“全脑动脉造影术,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查头颅CT提示“左颞岛叶出血”。基本情况稳定后仍遗留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认知障碍。为了给应先生最好的康复治疗,家属经多方打听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脑血管意外康复病区。
入院后,由叶祥明主任医师主导的医疗团队迅速进行了全面评估,病区医疗组长叶青带领医生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康复计划。
在康复治疗方面,除了基本的康复运动锻炼外,我们的康复治疗团队针对应先生的言语障碍问题也非常重视;经脑血管意外病区言语治疗师对应先生的言语功能评估,诊断应先生为“运动性失语”,也称“Broca失语”;具体临床表现为:听理解相对较好,能听从简单指令,复述困难,自发语不流畅,语量少,找词困难,说话费力,语言呈电报文样,严重的时候表现为无言状态。
而应先生在刚入我科时,表现正是比较严重的“无言状态”。主管医生根据应先生的言语障碍情况,立马给他安排了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包括经颅磁刺激治疗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就这样,一场神经调控和言语康复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
神经调控技术
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局灶性脑刺激的非侵入式治疗技术,通过磁信号透过颅骨刺激大脑神经,并且通过调节刺激频率调控皮质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影响脑内的神经电活动和代谢活动,达到兴奋或抑制大脑皮质的目的。TMS具有无创、安全性高的特点,不会产生疼痛的感觉,患者接受度较高。
经颅磁刺激常用的治疗参数包括:线圈放置的位置、刺激的模式、脉冲、频率等;
TMS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方案推荐:
⭐️刺激部位:
Broca镜像区(右侧半球额下回后部)
⭐️刺激频率:1HZ
⭐️刺激强度:80%MT
⭐️脉冲总数:800次
经颅直流电刺激
(tDCS)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利用恒定、低强度直流电(1-2mA)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技术。tDCS影响的是神经细胞静息膜电位,通过调节大脑皮质神经元电荷分布,促进神经、语言功能恢复;阳极具有兴奋作用,阴极具有抑制作用。
tDCS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方案推荐:
⭐️阳极:左侧Broca区
⭐️阴极:右侧眶上区
⭐️刺激强度:1-2mA
日常言语
康复训练
基础发音器官训练
肌肉功能训练
唇部训练:反复做噘嘴、咧嘴、鼓腮、吹气等动作,增强唇肌控制力。
舌部训练:伸舌、缩舌、舔上下唇及嘴角,顺时针或逆时针绕唇运动。
发音启动练习
从单元音(a、o、e、u)开始,再过渡到辅音(b、p、d、t),再过渡到字、词、短句。
结合吹蜡烛、吹纸片等游戏化练习,增强气流控制。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语言流畅性训练
由于运动性失语的表现特征是自发语非流畅,语量少,找词困难,因此训练应先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主要任务,进行看图说话,简单描述图片的内容或日常用品功能。如“谁在哪里”,“谁在干什么”,“这是什么”等简单结构的句子描述练习。
听理解训练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应先生已经可以用是否问题引导简单应答,听理解有了显著的提高。
命名训练
应先生对于日常用品说不出名称,在训练时进行实物和图片的识别,词图匹配等,必要时给与提示,如描述物品的功能,说出首字发音等。
复述训练
先从单字的复述开始,再过渡到单词,再到短句,现在应先生已经能够进行简单句子的复述。
目前,应先生言语康复训练与神经调控技术联合治疗仅进行一个月,他的言语功能从刚入科时的“无言状态”到现在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在复述、命名、朗读等方面也有了明显改善,这无异于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从沉默到对话,应先生的言语康复并没有停止,除了治疗师的康复训练,也需要家属的积极参与,日常生活中用简单句与应先生多交流互动,实现医护、患者、家属三方的参与,达到最大的康复疗效。
每一个失语者的沉默背后,都藏着渴望表达的炽热灵魂。神经调控技术如同精准的导航仪,重新激活大脑语言中枢的“沉睡地图”,言语康复训练恰似温柔的引路人,一步步唤醒失语者逐渐尘封的表达本能。当技术与人文相遇,失语的枷锁终将被打破。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团队始终以专业为舟、以耐心为桨,与患者并肩同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失语患者能再次自由畅谈生活的美好,用言语重新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