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我们常遇到患者疑惑:“都是吸氧,高压氧舱和普通吸氧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这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吸氧环境与压力不同
🔵 高压氧:在高于1个大气压的密闭氧舱内进行吸氧,通常压力范围在1.1~3个绝对大气压。
🔵 普通吸氧:在常压环境下进行,即1个大气压。
吸氧浓度不同
🔵 高压氧:吸入的是高浓度氧气,95%~100%纯氧。
🔵 普通吸氧:吸入氧浓度一般在30%~50%(最高不超过60%)。
吸氧方式不同
🔵 高压氧:根据不同舱型采取不同吸氧方式,常规空气舱成人采用双管面罩吸氧,儿童采用头罩吸氧,气管切开病人采用一级特殊装置吸氧。
🔵 普通吸氧:采用鼻导管或单管面罩吸氧,气管插管、导管内吸氧或者呼吸机机械通气方式吸氧。
溶解氧含量不同
正常人在常压静息状态下,每100毫升动脉血液中物理溶解氧仅为0.3毫升,高压氧下物理溶解氧增加达4.2毫升,是常压下的14倍。
氧气运输方式不同
🔵 高压氧:血浆溶解氧+血红蛋白携带。
🔵 普通吸氧:主要依靠血红蛋白携带。
氧弥散距离不同
🔵 高压氧:在高压环境下,氧分子的弥散距离从常压的30μm扩展至100μm,可直接穿透水肿或微循环障碍区域,为缺血组织供氧。
🔵 普通吸氧:氧弥散距离较短(约30μm),通常只能到达组织细胞表面,难以到达缺血缺氧的深层组织。
治疗效果与适用疾病不同
🔵 高压氧:可显著提高血液中的氧浓度,促进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用于严重的缺氧性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气栓症、减压病、脑水肿、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突发性耳聋、气性坏疽、糖尿病足等。
🔵 普通吸氧: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源性肺水肿、高原反应、术后短期氧支持等,可缓解身体的缺氧状态,但无法解决严重的缺氧问题。
治疗时间与疗程不同
🔵 高压氧:一般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 普通吸氧:时间和频率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有所差异,通常较为灵活,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