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欧洲脑卒中组织大会(ESOC 2025)上,除了展示最新的卒中研究成果,还发布了多项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为卒中患者的全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此次,备受瞩目的《ESO 失语症康复指南》也正式发布。
卒中后失语症常常给患者的日常交流和社会参与带来巨大挑战。随着循证研究的不断推进,针对失语症的康复干预证据日益丰富,尤其是在治疗时间、频率、数智化康复技术的应用以及个体化方案方面。但同时,不同研究间存在的差异也给临床实践带来一定困惑。ESO 指南工作组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和荟萃分析,综合 GRADE 方法学及专家共识,明确了10个卒中后失语症康复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建议。
接下来,笔者将和大家一起探讨这部指南的关键要点及其对临床工作的启示。
GRADE证据质量
推荐强度分级:
PICO 1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较高剂量的言语治疗(speech-language therapy,SLT)(≥ 20 小时)与较低剂量的 SLT(< 20 小时)相比,在语言、交流或生活质量方面是否有更大的改善?
循证建议:对于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我们建议提供大剂量 SLT 干预(⩾20 小时),而不是小剂量 SLT(<20 小时)。
证据质量: 低 ⊕⊕
建议力度: 强推荐(针对高剂量SLT干预)
PICO 2 :与较低强度的 SLT(每周 < 3 小时)相比,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较高强度的 SLT(每周 ≥ 3 小时)与语言、交流或生活质量的改善是否更相关?
循证建议:对于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我们建议提供高强度而非低强度的 SLT(每周 3 小时)。
证据质量: 低 ⊕⊕
建议力度: 弱推荐(针对高强度SLT干预)
PICO 3 :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而言,较高频率的 SLT(每周≥4 天)与较低频率的 SLT(每周 <4 天)相比,在语言、交流或生活质量方面是否有更大的改善?
循证建议:对于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我们建议提供高频率的 SLT(每周 4 天),而不是低频率的 SLT(每周 < 4 天)。
证据质量: 低 ⊕⊕
建议力度: 弱推荐(针对高频率SLT干预)
PICO 4a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采用数智化SLT(使用远程康复、虚拟现实治疗师或类似手段)与常规的面对面SLT相比,是否在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方面是否有类似的改善?
循证建议 :对于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我们建议采用面对面或数智化辅助增强设备进行 SLT
证据质量: 极低 ⊕
推荐强度: 弱推荐(认为数智化辅助增强设备SLT和面对面SLT干预能带来相似收益)
PICO 4b: 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通常的面对面SLT相比,面对面SLT联合数智化辅助增强设备(使用电脑或平板电脑软件,虚拟现实或类似技术)是否能在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方面有更大的改善?
循证建议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我们建议应提供面对面的 SLT 联合数智化辅助增强设备治疗,而不是仅提供常规的面对面 SLT。
证据质量: 极低 ⊕
推荐强度: 弱推荐(SLT联合数智化辅助增强设备干预)
PICO 5a :在脑卒中后失语患者中,与一对一的SLT相比,SLT组在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方面是否有类似的改善?
循证建议 :对于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我们建议采用一对一或小组疗法。
证据质量: 低 ⊕⊕
推荐强度: 一对一和小组 SLT 干预能带来相似的收益,弱推荐
专家共识声明
可根据医疗服务环境和可用资源来决定干预的形式。
PICO 5b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一对一加小组 SLT 与单独一对一 SLT 相比,在语言、交流或生活质量方面是否有更大的改善?
基于证据的建议 :对于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提供一对一加小组 SLT 与仅提供一对一 SLT 相比,其益处尚不确定,因此我们无法提出建议。
证据质量: 极低 ⊕
推荐强度:-
专家共识声明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如果由于资源限制而无法充分获得一对一治疗,我们建议在提供一对一SLT的基础上增加小组治疗,这可能有助于延长治疗时间,提供更多在社交情境中使用语言的机会,并增强患者的交流自信。
我们还建议,治疗的时间安排与形式应遵循本临床指南中的其他推荐,旨在促进语言恢复、改善交流能力、提高参与度和生活质量。
PICO 6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SLT 加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 与 SLT 加假 tDCS 相比,是否能在不影响安全性的情况下更大程度地改善语言和交流能力?
循证建议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SLT加tDCS与SLT加假tDCS相比,其益处尚不确定,因此我们无法提出建议。
证据质量: 极低 ⊕
推荐强度: -
专家共识声明 :对于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我们建议在临床上应单独进行 SLT,而不是在进行 SLT 的同时进行 tDCS。针对卒中后失语症的个性化 tDCS 方案可能有益,但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
PICO 7a :在脑卒中后失语患者中,与非个体化的SLT相比,根据功能相关性进行个体化的SLT是否与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的更大改善有关?
循证建议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我们建议应提供基于功能相关性进行个体化调整的SLT,而不是提供未进行个体化调整的功能相关性SLT。
证据质量:非常低 ⊕
推荐强度:弱推荐(针对基于功能相关性进行个体化调整的SLT干预)
PICO 7b :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中,根据语言任务难度水平进行个性化定制的语言学习,与非定制的语言学习相比,在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方面有更大的改善吗?
循证建议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我们建议应提供根据语言任务难度水平进行个体化调整的SLT。
证据质量:非常低 ⊕
推荐强度:弱推荐(针对按语言任务难度个体化调整的SLT干预)
重症康复病区(朝晖院区) 朝晖院区5号楼13楼
综合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5号楼2楼
脊柱脊髓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5号楼3楼
脑部损伤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3号楼1-2楼
意识障碍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3号楼3-4楼
神经肿瘤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3号楼2-3楼
脑血管意外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3号楼5-6楼
重症康复病区(越城院区) 越城院区3号楼6楼
盆底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5号楼1楼
点击以下链接,马上查询更多康养机构、康复专家信息